开发者:上海品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隐私政策详情

应用版本:4.2.11(IOS)|3.2.5(安卓)APP下载

移动支付是如何助力低碳可持续经济发展的?| 碳视角

  • 原创 2025-03-14
  • 品职教育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旋姐ESG碳索,共探ESG实践 

移动支付的发展历程



萌芽阶段

移动支付萌芽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末期,1999年,中国移动与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部门合作,在广东等省市开始进行移动支付业务试点,这是国内对移动支付的最早尝试,当时电子商务也刚出现,移动支付场景初现雏形。


支付宝的发展

2003年非典爆发,刺激了电子商务的崛起,阿里巴巴为解决淘宝网的支付问题推出支付宝,其担保交易模式有效降低了网购风险 。

2004年12月,支付宝正式成为独立的第三方应用平台,并于2005年开始拓展外部市场和日常费用支付场景,培养用户习惯。

2010年,淘宝天猫交易量达十亿级别,支付宝开通快捷支付,提高了支付成功率,进一步奠定了其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地位,也为第三方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展快车道

2011年央行下发第三方支付牌照银联、支付宝、银联商务、财付通等获得许可证,移动支付进入发展快车道。


截至2023年末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86%,居全球第一,移动支付已深深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移动支付助力低碳可持续经济



移动支付从多方面助力低碳可持续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图片
推动生活方式转变



  • 现金相关环节减排:

移动支付减少了现金的印制、运输、存储等环节,降低了与之相关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据世界经济论坛研究,2020年中国因移动支付减少了460万吨纸币生产的碳排放。


  • 促进线上消费:

线上购物、缴费、政务办理等,既节省了时间和交通成本,又减少了因出行购物产生的碳排放。如2022年微信支付用户通过线上缴费、绿色政务服务累计减少碳排放291.5万吨。


  • 助力绿色出行:

通过移动支付乘坐公交地铁、拼车、共享单车等,鼓励人们选择低碳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碳排放。如微信支付用户2022年选择滴滴拼车出行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800万棵大树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图片
优化商业运营模式




图片

提升运营效率

移动支付使交易更便捷快速,提高商业运营效率,降低人力、物力成本,如扫码点餐、移动支付开票等应用,既提升了效率,又减少了纸质单据使用,降低碳排放。

图片

促进共享经济发展

移动支付为共享经济提供了支付保障,通过信用体系如微信支付分等,提升交易互信,推动共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碳排放,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领域。


图片
带动相关产业升级


  • 推动金融科技发展:

移动支付的发展促使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金融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降低服务成本和碳排放,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提升风险防控和客户服务水平。


  • 促进电商物流发展:

移动支付带动电商行业发展,促使物流行业优化配送路线、提高车辆满载率等,降低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如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和物流配送优化算法的应用,提高物流效率和减少碳排放


图片
增强公众低碳意识




图片

宣传引导

移动支付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活动、主题页面等方式,如微信支付上线“碳中和问答”“微信支付一起低碳”小程序,向用户普及低碳知识,引导树立低碳意识

图片

数据反馈

为用户提供低碳行为数据反馈,如微信支付发布的《2022微信支付用户低碳成绩单》,使用户直观了解自身低碳贡献,激励其持续践行低碳行为。


移动支付大数据



微信支付


  • 2023年减排数据:

据微信支付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年,微信支付用户通过电子开票、扫码点餐、线上缴费、绿色出行等日常行为,共同为地球减少碳排放1881.5万吨,相当于种了超过10亿棵树。


  • 线上生活场景减排:

2023年,微信支付用户的线上生活共减少了碳排放364.8万吨,通过线上缴交水电燃气费、物业费、线上办证等,减少了用户交通出行与用纸。


  • 减纸减塑成果:

2023年,微信支付用户共开出了43.4亿张电子发票、电子小票和电子保单,减少了碳排放4.36万吨


  • 绿色出行减排:

2023年,微信支付用户通过扫码乘公交地铁、扫共享单车、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等行为,共同减少碳排放量1512.33万吨,其中,通过微信支付搭乘公交地铁出行次数最多的城市前三是深圳、广州、北京


支付宝


蚂蚁森林项目:通过支付宝平台,用户的日常消费行为等可转化为虚拟的“绿色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可兑换在现实中种下一棵真树,多年来,蚂蚁森林已在沙漠等地区种下了大量树木,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


截止2024年11月,蚂蚁森林项目对环境改善取得了诸多成绩:


● 造林规模

蚂蚁森林自2016年8月推出至2024年,已累积种下了5.48亿棵树,捐资41.8亿元,种植面积超306万亩

● 生态保护

2024年,蚂蚁森林公益项目预计完成沙地治理2.1万亩,种植防风固沙植物317万株 ,进一步推进沙地生态系统的生态防护功能,推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 带动参与

带动超7亿人参与绿色发展,其中1.3亿人参与到种植海洋植物和清理海域垃圾等活动。

● 碳减排量

过去三年累计5亿人参与低碳行动,累计碳减排792万吨


移动支付同行业的节能减排效果



图片
行业1:交通行业



移动支付使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的支付更加便捷,提高了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意愿,减少了私家汽车的使用,从而降低了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2023年微信支付用户通过扫码乘公交地铁等绿色出行行为共减少碳排放量1512.33万吨


在高速公路收费中,移动支付作为ETC的补充,为不常走高速或未安装ETC设备的车辆提供了便利,减少了车辆在收费站的停留时间,提高了通行效率,进而减少了拥堵和尾气排放。


图片
行业2:金融行业


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力推广线上移动支付业务,减少了线下网点的业务量,从而降低了网点的能源消耗,如照明、空调等设备的使用。同时,电子账单、电子对账单等的普及,也减少了纸张的使用,降低了因造纸产生的碳排放


图片
行业3:电商行业



移动支付是电商交易的主要支付方式之一,其发展推动了电商行业的繁荣,减少了实体店铺的建设和运营,降低了能源消耗


同时,电商的物流配送也因移动支付的便捷而更加高效,减少了物流车辆的空驶率,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碳排放


图片
行业4:餐饮行业



移动支付在餐饮行业的普及,不仅提高了支付效率,还减少了现金找零等环节,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此外,线上点餐、外卖等服务的发展,也减少了顾客到店用餐的次数,降低了餐厅的能源消耗


移动支付在经济发展不同地区的实际差异



移动支付在经济发展不同地区存在多方面实际差异,具体如下:


覆盖率与普及程度


经济发达地区


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移动支付基础设施完善,商家和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接受度高,在各类消费场景中广泛应用,覆盖率和普及程度高

经济中等地区


二线城市及部分经济发展较好的三线城市,移动支付推广迅速,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和网络基础设施改善,在商超、餐饮等场所广泛使用,但在一些小型店铺或偏远区域的普及度稍低。

经济欠发达地区


偏远农村和部分经济落后的县城,移动支付覆盖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在一些主要街道的商家和公共服务缴费等场景逐渐推广。


应用场景


发达地区


应用场景丰富多样,除日常消费外,还广泛应用于高端购物、跨境电商、投资理财等领域,与城市的多元化经济活动相匹配。

中等地区


常见于衣食住行等基础消费场景,如公交地铁、超市购物等,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在电商购物、生活缴费等场景的应用也在增加。

欠发达地区


主要集中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消费场景,如购买生活用品、支付水电费等,且部分地区因网络或设备限制,使用场景相对有限


消费促进作用


 发达地区


中高端消费和品质消费的促进作用明显,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使消费者更易进行大额消费和跨境消费,推动消费升级,提升消费品质和体验。

 中等地区


有力推动了消费增长和消费结构优化,使居民消费更加便捷和多样化,释放了消费潜力,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

欠发达地区


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更为显著,使当地居民能够更便捷地购买商品和服务,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逐渐提升消费层次,促进消费市场的发展


用户习惯与认知


发达地区


居民对新事物接受度高,金融知识丰富,能快速适应和熟练使用移动支付,且对支付安全和隐私保护有较高要求。

中等地区


经过一定的市场培育,用户习惯逐渐养成,对移动支付的认知和接受度不断提高,但仍有部分人群对支付安全存在疑虑,需加强宣传和引导

● 欠发达地区


用户习惯和认知相对滞后,需大力推广和普及移动支付知识,提高居民对移动支付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推动并改善欠发达地区移动支付的案例



图片
案例1:移动支付与农业产业链融合(农村地区)



案例背景:在一些欠发达的农业产区,如云南的部分农村,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联合推动移动支付在农产品交易中的应用。




开发了专门针对农产品收购的移动支付APP


 在收购季,收购商可以通过该APP直接向农户支付货款。


◆ 农户只需在APP上注册自己的账户信息,将银行卡与账户绑定,就可以在农产品交易完成后,即时收到款项,无需再担心现金交易带来的安全问题和找零麻烦。



同时,APP还提供农产品价格查询功能


农户可以随时查看市场价格动态,以便在最佳时机出售农产品。这种将移动支付与农产品价格信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提高了交易效率,也保障了农户的利益。



为了鼓励农户使用,当地政府还与金融机构合作,对于通过该移动支付方式完成交易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交易手续费补贴或者积分奖励,积分可以用于兑换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种子等。


图片
案例2:移动支付助力旅游扶贫(欠发达旅游地区)



案例背景:贵州的一些欠发达山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支付方式较为落后。


图片
图片

当地旅游部门联合移动支付企业推出“旅游移动支付一卡通”。游客购买一卡通后,可以通过手机在景区内的门票购买、餐饮消费、住宿支付、特色纪念品购买等多个场景使用移动支付。


一卡通还与当地的公共交通系统相连,游客可以使用它乘坐景区公交、观光车等。

为了吸引游客使用,当地旅游部门和商家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活动。例如,使用移动支付一卡通消费满一定金额可以享受折扣或者赠送当地特色小礼品
同时,对于当地的小商贩,政府提供移动支付设备补贴,鼓励他们接受移动支付,提高了景区内移动支付的覆盖率。


未来进一步推动移动支付助力低碳可持续经济发展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给予移动支付企业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鼓励其在低碳领域的创新与投入。


同时完善监管框架,保障用户权益和数据安全,促进移动支付行业健康发展。


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偏远地区和农村的网络覆盖率与稳定性,确保移动支付的广泛普及和顺畅使用,降低因网络问题导致的交易失败和重复操作,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图片


图片

移动支付平台应与更多行业和领域合作,如公共事业缴费、政务服务、医疗健康等,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

图片

同时创新服务模式,推出绿色消费信贷、碳积分支付等,引导用户的低碳消费和投资行为。

图片

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活动、主题页面等向用户普及低碳知识,提高其低碳意识。

图片

此外,建立用户低碳行为激励机制,如给予碳积分、消费优惠等,鼓励用户积极参与低碳行动。

图片

移动支付平台要加强数据加密和安全存储,采用先进技术和安全协议保护用户信息。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增强用户对移动支付的信任,推动其在低碳经济中的广泛应用。


图片

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从支付到消费的完整闭环,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智能的服务。


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应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移动支付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移动支付在低碳可持续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图片

同时,也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ESG行业资讯&学习交流群群内会定期分享行业资讯、实用工具资料包、书籍推荐、大咖分享会、备考答疑、成功学员的经验分享等信息!

现在加入即领
【100份各行业最新ESG报告合集】
+
【各大行业ESG白皮书合集】
+
【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必备实操手册】

长按识别二维码
立即进群
图片

想要入局ESG的同学,一定不要错过!
图片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旋姐ESG碳索,共探ESG实践 
图片
戳原文,领取0元ESG优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