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左上 CFA通关笔记 设置星标
CFA考试作为全球金融领域的顶级认证考试,每一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人报考。
自学省钱,但传闻CFA考试难如登天,很多人担心啃不下来,最后还得依赖培训班,白白浪费时间精力。
自学CFA,可行性和性价比如何?
放眼CFA的考试江湖,网络上有很多人分享自学CFA过关的经历,无数人看得热血澎湃,仿佛按照对方的路子走,就能不花多少成本和力气,轻松拿下CFA考试。
自学确实可以通关CFA,但考试难度层层递增的“金融第一考”绝非浪得虚名,那些成功的经历背后,往往还有很多容易被忽视的真相。
01
自学过关的人,英语和金融知识都不差
自学通过CFA的人,都是英语和金融基础很扎实的人。
因为CFA的内容是全英文的,既有全面而深入的金融术语、知识点,也有各种晦涩拗口的长句和复杂的操作讲解,很多时候半天时间也只够读懂一小节。
所以要自学CFA的话,英语和金融基础必定非常好才行。
02
自学能过一级,不代表能过二三级
一级是三个级别中最简单的,内容虽然铺的广,但总体来说不算特别深。
因为全是小选择题的形式,不会的题可以也有机会蒙对,所以自学通过CFA一级的人还是挺多的。这就让很多人产生了错觉,觉得CFA都可以自学通过。
实际上通过了CFA一级,不代表就能同样自学通过CFA二级三级。
这就基本确定了一个事实:一级基础没打好,二级就很难过;二级过不了,考三级就遥遥无期。
所以很多人一级基础打的不牢靠,到了后面却根本使不上力,最终要么是止步于一级,要么还是大概率投入了培训班的怀抱。
03
论性价比,自学报班都各有优势
提到自学,很多人觉得那不花钱,性价比高,而提到培训班的学费就避之不及。其实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算隐形成本和潜在损失。
早日拿下CFA,就能为升职加薪做好准备。自学虽然表面不花钱,实际上时间和精力也是成本。
备考CFA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其实备考CFA没有最好的方式,只有最适合的方式,而且不同的备考人群会有不同的备考选择和偏好。
如果你现在还在上大学,首先恭喜这一类同学,你们的竞争意识已经领先了很多人!
大学时期的精力比较好,时间也比较充裕,你可以先拿出一段充足的时间自学CFA先试试水。
如果你现在已经毕业或者工作了几年,在本职工作做得比较得心应手的情况下,如果有充足时间,那也是可以先试试自学CFA的。
其实不管是在读备考还是在职备考,没基础的都可以先慢慢打基础,英语能力提起来,金融基本知识刷起来,可以先在网上找一些免费的资料看看。
比如可以先了解一些基本的金融概念,熟悉下金融名词,在脑海中建立起对CFA知识体系的初步印象。
也可以试着直接啃原版书的浓缩内容,然后再看试着进行总结回顾,看看自己能不能把零散的CFA知识点串起来。这是检验自学效果的好方法,只有能把内容用自己的方式复述出来,才算是达到了CFA自学的门槛。
此外,不管最终是自学还是报班,都建议大家日常有意识地去结识一些同样在学习备考CFA的同学,或者是链接一些在金融业工作的人,因为备考CFA是一段漫长枯燥的旅程,能有几个朋友可以沟通交流、互通有无还是蛮重要的。
我们的CFA交流群就经常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同学被一些很bug的问题困扰很久,各种捋都捋不出头绪,最后在群里问了下,很快就有人找出了关键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当然了,网上很多免费的交流群里基本都是纯小白的天下,大神忙着刷题升级,可能也没那么多时间应付各种小白问题,大家还是尽量找一些高质量的CFA备考交流群,比如品职的就很不错。
想考CFA,先做好理性评估
自学CFA的人当中,有部分人三五个月就能通过一个级别的考试,更多的人是进展缓慢,三五年的时间里也是兜兜转转屡战屡败。
百折不挠当然是一个好品质,但大家也不必太过于执着通过自学去证明自己,一定要对自己有个全面的评估:时间够不够?基础知识储备够不够?中间的辛酸能不能熬得下去?如果考试战线拉得太长,会不会影响职场的发展?
前期你可以因为省钱选择自学,但如果自学行不通时,千万不要因为学费而放弃CFA,那实在是因小失大了。
对很多普通人来说,自学像是用两元的奖券去撬动100万的大奖,有一夜暴富的可能,实际上成功概率并不太大。
而报班学习就像老老实实花钱找老师学技术,是属于投资自己的一种方式,花出去的钱最终会换个方式回到自己身边。
说了这么多,不是鼓吹大家一窝蜂地去报班,而是建议大家理性看待自己,正确对待CFA考试。
CFA考试本身含金量高,知识体系的内容很多,一级二级三级,每个级别都有对应的难题要去解。
机构毕竟有专业的老师,每年带着无数考生去考试,前期中期后期该干什么早就安排得明明白白,对于协会的出题套路也能掌握个七七八八。
以相对于自学的考生,报班的考生只需要安排出时间跟着老师的节奏走,保姆式教学的方式是可以确保CFA考试的通关率大大提高的,所以报班对普通人来说确实是一条捷径。
当然了,捷径不是结果。报班也无法承诺100%通关,老师只负责把知识掰开了揉碎了让你更好理解,重在引导学习的过程。
而最终能不能通过CFA,还要看个人对知识的消化情况和运用能力,以及临场考试发挥情况等等。
所以自学也好,报班也罢,并不是不交学费就累,交了学费就万事无忧,不管哪种备考方式都要拿出刻苦学习的劲头!
相信理性的你都能明白这些,并最终选择好适合自己的那条CFA通关之路。
往期推荐
干货可照抄!9条CFA备考技巧总结,今年轻松上岸
CFA考霸笔记:机考心得、科目权重与快速通关秘诀
“我不理解考CFA的人!”
详细分析!CFA刷题技巧大揭秘(从基础到冲刺)
25年 | CFA三级专业方向解读:私人财富管理(含重难点、复习建议…)
25年 | CFA三级专业方向解读:投资组合管理(含重难点、复习建议…)
25年CFA这么学,0基础也能10A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