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上海品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隐私政策详情

应用版本:4.2.11(IOS)|3.2.5(安卓)APP下载

从幕后到视频前,他们走过最长的路,是自己的心路。

  • 原创 2018-06-03
  • Lulu

这篇文章我想开头想了很久,老实说,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很忐忑,我怕我写得不够好,没能让你了解我眼中的教研小伙伴们。

成为CFA培训师的条件?

首先,在进入正题之前,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们觉得成为CFA培训师除了考过CFA三级,还需要什么?

 

如果你觉得只要考过了CFA三级,就可以出门讲课,那么你大概对培训师这个职业有什么误解。

 

很多人会觉得培训师这个职业很赚钱,而且很多机构会招兼职讲师(薪水很不错),可能想着考过CFA之后,周末可以兼职讲师一下,赚点零花钱简直爽歪歪了。因此,之前总有一些小伙伴们考过CFA三级会来问我们说,品职招兼职讲师么?大家认可我们想来品职,我们很开心,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只招全职。因为,二老知道,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培训师,是需要全身心投入,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在基本功上的。

品职由何李二老一手创立,而且很幸运地,何李二老是全能型选手,讲得很好,两个人已经覆盖了CFA三个级别一共34个科目,还有FRM两个级别9个科目,CFA、FRM全系列一共近1400小时的课程(要是有报CFA三个级别+FRM两个级别课程的小伙伴,自己可以核算一下)。但要成长为二老现在这样,背后很多的努力我们是看不见的,他们到现在还会一遍又一遍地备课,会两个交换讲交换听,还会模拟学生提问。

 

想想别的机构同样是覆盖这些级别和科目,总共有多少老师呢,而且其实很难保证所有老师的水平都一样好。

 

“新出道”的培训师

 但是,两位老师讲得再好,两个人的时间始终是有限的,一个公司如果要成长,是不可能永远只有两位老师的。所以,当我们品职的CFA、FRM项目逐渐成熟,我们也必须有新鲜的血液注入,我们要有新的老师,才能更好地优化我们的课程,提供更多的细分品类,二老才有时间去涉足一些新的领域,开发更多的课程。

当然,我们也会担心,担心大家对新的老师接受度不高。品职是靠大家的口碑成长起来,大家的每一个反馈我们都很重视,我们不想赢了扩张,输了口碑。因此,其实我们在培养讲师上很慎重,他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招回来培训一下授课技巧就可以讲课的老师。他们经历了近两年沉淀,才正式开始他们的“处女讲”。

 

由于我们的教研小伙伴一直身居幕后,大家可能对他们还没有我这个“半桶水”的小运营熟悉,所以我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三位“新出道”的培训师。

 

 Maggie 

在我还没正式加入品职之前,我就对Maggie很有印象。跟品职结缘,是我鼓起勇气去尝试报名编撰CFA一级中文精读书。当时Maggie负责这块的对接,我当时收到人生的第一笔稿费,是Maggie给我发的。当时我印象很深刻,看到转账时间大概是早上4点多,我第一反应是好辛苦呀,忙到这个点还没睡。结果后来跟李老师聊起才知道,Maggie一般都是晚上8点睡,早上4点多就起床了。

 

当时我是挺震撼的,现实生活中这么自律的人我基本没遇到过。最近凌晨4点的上海被刷屏,卖的是努力且苦逼的人设,我在想,对于Maggie来说,天天见凌晨4点的北京,大概更多的是早睡早起的规律生活吧。

 

  哲源  

由于品职一开始就是远程办公,所以虽然一起工作快小半年,其实我对大家的长相都一无所知,教研小伙伴没有一个用的是带真人的头像。所以第一次见到哲源还蛮惊喜的,帅哥一枚呀。

 

然后通过后面的工作相处中,“帅哥”这样的标签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很认真努力,肯付出。最开始的他连PPT都不怎么会用,老师还远程指导过,到现在他用PPT做讲义已经很熟练了。他的周工作时长现在差不多稳定在50-60小时之间,而在刚加入的初期,他每天都会投入十几小时。我觉得那么长的工作时间,一般人很容易就会被吓退了吧,可是他没有,他也许一开始进入状况并不是那么快,但他愿意用时间去补足自己不擅长的方面。

 

  竹子  

竹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在还没加入品职之前,就已经是一名老师了。当时,李老师介绍她加入品职的小故事时,我想用四个字概括,大概是义无反顾吧。品职现在的团队成员遍布全国各地,但是一开始,大概李老师也没有想过第一次创业就会采取这么新颖的远程模式。

 

远程其实是双刃剑,好处是时间很自由,你可以自由安排你的工作,但坏处是如果你想偷懒,其实你具备所有的“作案条件”。其实我们这个团队很幸运,每一个人,都没有投机取巧的心,都是想踏踏实实地把事情做好。

 

跟竹子协作对接一些教研的事务算是挺多的,一直给我很安心的感觉。最开始魔鬼营的计划都是我们从0到有讨论出来的。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他们,我给每位教研小伙伴都做了个小采访,里面选取了一些不同的问题反映他们“新出道”的心路历程:

 

第一个问题:对于这次“出道”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Maggie:一开始更多的是新奇、兴奋、猝不及防,因为跟之前的工作比起来,又是全新的挑战了。然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份很重的责任感,一定要对得起品职的招牌,二老的信任。

 

第二个问题:你是怎么备课的呢?

哲源:除了基本的自己做一遍题,理逻辑思路,抓知识要点。另外还会听一下二老经典题的讲解,听一下二老是如何展开一道题的讲解。内容的展开,更多靠的是平常教研过程的积累。

 

第三个问题:平常的答疑积累对你这次录课有帮助吗?

哲源、Maggie、竹子:肯定是有的。答疑更多地是了解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这样在讲解题目的过程中,就能知道同学大概会在什么地方会有疑问,会有针对性地强调那些难点和易错点。

 

我觉得答疑过程中,让我进步最大的是那些我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当然前提是没有钻牛角尖的题目),这让我了解到原来有些同学会从这个角度想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后,也开拓了思路。

 

第四个问题:在录课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Maggie:我觉得更多的是身份的转换。学习,让自己明白,和答疑,用文字表达让学员明白,其实跟真正用语言表达出来去讲明白还是不一样的。在备课过程中虽然自己打过无数遍腹稿,公式的展开,板书如何设计,内容的填充都演练过好多遍,可是到真正讲的时候,跟录课设备一配合起来,就手忙脚乱了。

(备课做的满满的笔记)

 

一开始信心满满地觉得一天录好绝对没问题啊,可是真正录起来,发现自己写板书怎么这么丑呀,跟之前练习得完全不一样。第一遍录完就崩溃了。。。第二遍录起来才顺了不少。


其实讲题已经很好了,如果是讲知识点,要把这个知识点讲明白更费劲了。终于了解到平常二老录课有多不容易。

 

哲源:有些Case,我录了4遍。。。(小编:认真无敌)

 

第五个问题:你觉得面授和网课有不同吗?

竹子:其实会挺不一样的。网课会对讲解的要求更高,面授有时可以通过一些讲课技巧把一些话给圆过去,但网课有时会把问题暴露得很明显,讲课过程中,要更好地理清自己的思维,让内容更好地呈现出来。

 

而且自己重新听自己讲的课,也是一大挑战,你可能会发现一些你在讲课过程中没有发现的问题,然后,你发现,你又要重录了。

 

最后一个问题:你们对自己这次的初讲有信心吗?

这几天我想去一个没有网络的世界。。。

 

我有一点话想说。。。

我没有见证过别的培训师的成长历程,所以我并不知道其他的培训师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但我知道的是,我的小伙伴们经历了600+个日夜的沉淀,近10000道题的答疑积累,3000页中文精读书的编撰、43科框架图的修订、43科闪卡资料的研发。

 

这次的课程,经历了近2周的备课,4天的录制,4天的剪辑,二老的审核通过,才有了现在大家可以看到的6小时版本。

 

我想起很久以前我第一次在这个公众号发布我写的第一篇文章,我对自己的文笔没有信心,也不知道能否把自己想传达的意思在文章里好好地表达,标题想了好几个,本来一开始是一种形式展开的,写了一半发现好像另一种写法更好,把一大段删掉,把一些话删了改,改了删,然后发了文章后忐忑地等待读者的宣判。

我记得那次收到了很多的点赞和留言,正是有了大家的理解和宽容,才让我有了坚定走下去的信心。没有什么人可以不付出任何努力就获得成功。我们品职的培训师,他们足够努力,而且我相信假以时日他们能成长为比你们所能想象的还要优秀。


所以,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支持我们的Maggie老师、哲源老师、竹子老师,从幕后到视频前,他们需要你们的鼓励。

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