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上海品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隐私政策详情

应用版本:4.2.11(IOS)|3.2.5(安卓)APP下载

领会递延所得税的奥妙(上)

  • 原创 2019-11-15

在学习会计的过程中,“递延所得税”是避不开的大魔王之一,很多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定义:递延所得税是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出现时间性差异时,为调整核算差异,可以账面利润总额计提所得税,作为利润总额列支,并按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作为应交所得税记帐,两者之间的差异即为递延所得税。

看完之后是不是感觉非常晦涩难懂?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近递延所得税,拨开它神秘的面纱。


1.

 牢牢记住“时间差异”

其实在会计处理中,涉及到时间差异的科目并不少,应收账款,预付账款,递延收益的形成,都和“时间差”有关:记录了收入但是实际并未到账,所以有了“应收账款”;收到了政府补贴,但是还没花出去,所以有了“递延收益”;预付了一笔款项,但是还没收到实际的服务,所以有了“预付账款”。


总的来说,是由于会计记账和实际的现金变动发生时间不一致导致的,也就是所谓的“时间差”。

现实生活中,公司申报的税款和实际缴纳的税款往往是有差异的。由于税法和会计的处理不同,所以就会产生“递延”。


2.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产生

比较常见的原因是资产的会计和税法折旧处理方法不同。


举个例子,假设A电器公司花了100万买了一台生产设备,预计使用5年,残值为0。按照年限平均法进行折旧,每年的折旧额等于20万。这是比较常见的会计处理。但是A公司有自己的小算盘,它想晚缴税。

那怎么办呢?A公司的会计小糕想出了一个办法,会计和税法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这台生产设备在引进之后利用率会非常高,但是在使用几年之后,它的技术会逐渐被淘汰,使用频率自然会降低,所以在税法上考虑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进行折旧。这样折旧费用由多至少。前两年就可以少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小于会计的净利润)。


我们来列一下具体的数字,帮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假设每年的所得税率为25%,收入100万,费用10万)

通过第三张表可以看出,虽然每一年都有递延所得税的产生,但是5年的递延所得税加起来,合计是0。那么这是巧合吗?显然不是:第一年税法下多提了折旧,使得当年的所得税由17.5变为了12.5,当年少交了5万的所得税。那这5万的所得税是永远不用再缴纳了吗?并不是,这5万只是“被递延”到了下一年;第二年由于折旧方法的不同,还是会产生递延所得税;


设备的净残值为0,所以5年的折旧总额加起来一定等于100。第三年开始,税法的所得税>会计的所得税,开始“还债”,三年之后,多缴的所得税=前两年少缴的所得税。“少缴的税,迟早都是要还的”


以上就是“递延所得税”产生的原因。小编通过会计和税法的折旧差异这个例子给大家做个简单的说明。


3.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神奇功能

有的同学看到这可能会有疑问了,这么费力地算“递延所得税”到底是为什么呀?

我们都知道,市面上比较常见的融资形式有:银行贷款、发行股份、产权交易等。还有一些间接的方式,比如金融机构发行的各种融资工具,如存单、贷款合约等,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就是我们说到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通过合法的方式减少税负,延后现金流出(这个可以通过货币的时间价值来理解,越在后期支付,现值成本就会越低)。也就是通过制造“递延所得税负债”达到增加间接融资的目的。




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