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努力学习的PZer你好:
一、Binomial Tree 校准方式:调节波动率 σ\sigmaσ
背景:构建利率树时,通常采用 lognormal 假设,比如 BDT 模型,用于模拟未来利率的可能路径。
Calibration 的目标:让模型生成的利率树在折现 benchmark bond 的现金流后,其价格等于市场价格。
调整什么?通常我们调整“局部波动率 σt”,因为:
- 利率树的每一步上/下变动幅度是由 σ 决定的;
- 因为树是“可控的结构”,你可以通过调节某一节点的 σ 来让路径下的贴现值吻合市场观察值。
关键点:Binomial Tree 是结构明确、节点离散的系统 → 调节波动率可以直接控制树结构。
二、Monte Carlo 模拟校准方式:加 drift term(常数项)
背景:Monte Carlo 模拟适用于路径依赖型产品(如 MBS),模型本质是基于 大量利率路径的“随机样本”。
Calibration 的目标:让所有路径下的平均 present value 接近市场价格。
问题出现:如果模型下模拟出来的平均 present value 偏离市场价格,那说明:你所有路径的整体利率水平偏高或偏低。
简单类比,就像你用投篮模拟命中率:
- Binomial Tree 是调篮筐大小(σ),让命中率等于目标。
- Monte Carlo 是整个篮筐偏左了 → 应该挪篮筐(加 drift),而不是调篮筐大小。
总结:
Binomial Tree 中通过调整 σ 校准,是因为树结构明确,σ 决定利率变动范围;
而在 Monte Carlo 模拟中,路径是连续生成的,如果整体 present value 偏差,通常更有效的校准方式是调整 drift term(常数),而不是 σ。
----------------------------------------------
努力的时光都是限量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