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PZ2020071901000022
问题如下:
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于2020年8月开始一项研究开发项目。至2021年5月18日该研究项目形成的无形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研究阶段发生支出80万元,开发阶段共发生符合资本化要求的开发支出480万元。甲公司按照直线法对该无形资产进行摊销,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该无形资产可按成本的175%在税前进行摊销,会计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和净残值均符合税法规定,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转变为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2021年年末,甲公司对该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时,预计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400万元。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2021年12月31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A.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400万元
B.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为700万元
C.该无形资产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70万元
D.因该无形资产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解释:
本题考查无形资产加计扣除的所得税处理,答案是AC。
甲公司开发的无形资产入账价值为480万元,2021年改无形资产摊销金额=480/8×8/12=4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480-40=440万元,大于可收回金额400万元,应计提40万元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021年末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400万元,选项A正确。2021年年末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480×175%-480×175%/8×8/12=770万元,选项B错误。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770-400=370万元,选项C正确。
选项D错误,对于可抵扣差异370万元,由于摊销额导致的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但对于减值准备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0×25%=10万元。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成本-摊销-减值,计税基础=(成本-税法摊销)×折扣比例,两者差额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吗?为什么减值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要予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