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4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圆满落幕。本届年会以“智能时代的合作”为主题,吸引了130多个国家的近3000名政商领袖参与,围绕经济增长、技术变革、自然保护等核心议题展开讨论。
其中,“保卫地球”主题下,生物多样性信用(Biodiversity Credits)作为填补全球自然融资缺口的关键工具,成为焦点话题之一 。
今日重磅福利
扫码回复【生物信用】即可获得
(内部学员联系专属辅导员即可)
WEF关于生物多样性信用的核心内容概述
世界经济论坛(WEF)的“生物多样性信用”理念于2022年底首次提出,旨在通过建立高度完整性、透明和包容的信用市场,推动自然保护和社区利益的双赢。
关键要点为:
生物多样性定义与目标
定义
目标
填补全球自然融资缺口(如支持《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
激励私营部门投资自然保护,同时保障土著人民和当地社区(IPLCs)的权益。
WEF生物多样性信用倡议的核心行动
多方合作
● 联合公民社会、保护组织、标准制定机构、企业和学术机构(如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信用联盟、国际生物多样性信用咨询小组)。
● 成立“生物多样性信用先锋联盟”,通过早期试点交易推动市场透明度与信任。
三大优先领域
需求与供应动态
诚信与治理
指标与动态
生物多样性信用:识别高完整性项目指南
报告提出10项完整性保障措施(Integrity Guardrails),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
1、IPs&LCs的权利
确保土地权属、自决权、传统知识保护,并通过自由、事先和知情同意(FPIC)实现社区全程参与。
2、利益共享机制
3、法律权利
4、透明度要求
5、独立验证与核查
6、监测、报告与核查(MRV)
7、第三方验证
9、持久性(Permanence)
评估长期生态影响,制定逆转风险应对方案(如储备池机制)。
10、泄露
此外,报告还探讨了信用捆绑或叠加(如与碳信用结合)的潜在风险,强调需避免重复计算收益。
生物多样信用与碳信用:异同对比
考虑到碳市场信用,笔者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和总结。
尽管两者均属环境金融工具,但生物多样性信用在目标、机制和挑战上独具特色:
维度 | 生物多样性信用 | 碳信用 |
核心目标 | 促进自然正向成果(保护/恢复) | 补偿碳排放 |
市场驱动 | 自愿为主,侧重企业社会责任 | 强制(合规市场)与自愿并存 |
量化难度 | 高(生态系统复杂性) | |
利益分配 | 更依赖IPLCs参与和公平收益 | 侧重企业与政府监管 |
政策支持 | 新兴框架(如GBF目标19) | 成熟(《巴黎协定》、碳定价) |
均通过市场机制激励环境行动。
依赖独立机构(如Verra)确保项目可信度。
WWF等机构明确反对将生物多样性信用用于抵消损害,而碳信用则以抵消为核心逻辑。
生物多样性信用高度依赖区域生态特征,流通性较低;碳信用则具有全球通用性。
从框架到实践的跨越
自从世界经济论坛WEF在2022年底提出这个框架以来,时间也过去了两年有余。可以看到改框架已经逐步有了以下特征:
标准化与规模化
社区权益保障
政策协同创新
结语
2025年达沃斯论坛为生物多样性信用市场注入了新动能。随着WEF与麦肯锡的指南落地、先锋联盟的试点推进,这一工具有望成为逆转自然丧失、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引擎。
然而,市场的成功最终取决于能否平衡生态严谨性、社会公平性与经济可行性——唯有三者协同,方能为地球与人类缔造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作者简介:
小陆,私募股权投资,全德国际(德国)合伙人,专注欧洲Start up企业孵化,买方卖方分析,包括ESG整合分析。VMValue Management咨询师,项目经理,专注公司战略及流程优化,中方项目负责人。欧洲化工协会(CEFIC)CSRD及CSDDD工作组专家。CFA的ESG持证人。荣续ESG智库研究中心专家。
现在加入即领
【2025年全国ESG/碳重磅政策汇总】
+
【100份各行业最新ESG报告合集】
+
【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必备实操手册】
↓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ESG智库,洞察ESG趋势 ↓